近日,谷歌量子研究团队宣布取得一项重要突破:其开发的全新算法“量子回声”在量子处理器Willow上成功完成了一项传统计算机无法实现的任务。该成果已于10月22日在《自然》期刊上发表,被视作量子计算向实用化迈进的关键一步。
实验中,Willow在分子结构计算领域展现出显著优势,其运算速度达到传统超级计算机的约13000倍。谷歌指出,这是历史上首次量子计算机运行的可验证算法在性能上明确超越经典计算机,标志着量子计算进入“全规模计算”新阶段,也为未来在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谷歌工程副总裁Hartmut Neven表示,尽管仍面临硬件和稳定性方面的挑战,但公司对五年内实现量子计算的实际应用持乐观态度。他预计,基于“量子回声”算法,未来将出现只能在量子计算机上运行的实际应用。
此外,谷歌也提到量子计算在增强人工智能模型性能方面的潜力,可生成独特数据以推动AI发展。不过,专家也提醒,量子计算机的进步对现有加密技术构成潜在威胁,呼吁政府与企业加快部署抗量子加密方案。
尽管成果显著,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量子技术教授温弗里德・亨辛格指出,该突破目前仍聚焦于特定科学问题,对现实世界的直接影响尚有限。实现完全容错的量子计算仍需要能够稳定运行数百万量子比特的硬件支持,而这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仍是一个长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