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环保组织“巴塞尔行动网络”(BAN)近日发布报告指出,大量来自美国的电子垃圾正以“隐形海啸”之势涌入东南亚国家,严重加剧当地环境负担。

报告显示,美国每月约有3.3万吨、2000个集装箱的废弃电子设备被运往海外,其中多数被标注为“可回收物”以规避监管。这些电子垃圾最终往往通过非正规渠道进行拆解、焚烧或填埋,导致有毒物质释放,危害环境与居民健康。
调查发现,至少有10家持有环保认证的美国企业参与此类出口活动,部分货物甚至流向已明令禁止电子垃圾进口的马来西亚、泰国等《巴塞尔公约》缔约国。专家指出,这实质上是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的“废弃物殖民主义”转移。

自中国2017年实施洋垃圾禁令后,东南亚国家成为新的电子垃圾聚集地。尽管马来西亚、泰国等国已加强执法查没非法废弃物,但全球电子垃圾产生速度远超回收能力,这一跨境污染问题仍在持续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