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女子在某社交平台晒出了自己的爱车,却引发了网友的热议。原因是该女子月薪仅2000元,却贷款购入汽车,月供1860元,结余仅剩160元。
尽管该女子的购车行为遭到了丈夫反对并因此争执,她仍坚持买车,因不愿再经历“求人等待”的窘迫——如孩子发烧雨中拦车半小时的崩溃时刻。
买车后,她享受“说走就走”的自由:下班独处、回娘家自主、雨天出行便利,虽需节衣缩食,但认为“自由无价,车是安全感”。她建议月薪3千以下者先选便宜代步车,并坦言买该车是因“喜欢且管不住”,直言“生活是自己的,值得为自由勇敢一次”。
此事引发热议:汽车博主韩路指出她有“老公兜底生活费”;网友则质疑真实性,疑为软广,提醒大家谨慎对待营销话术。而该争议的背后,折射出了低收入群体对“出行自由”的渴望与消费决策的现实矛盾。